2022年已進入倒計時。根據發行安排,接下來一周,A股將有14只新股密集開啟打新。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一周,多只的新股發行價在10元以下。
這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更重要的話題,發行價對于新股而言,是長處還是缺點?
更直接的說,在新股不敗神話逐漸破滅的2022年,這市場里究竟是“便宜沒好貨”還是“至廉(便宜)者無敵”呢?
便宜未必無好貨
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10元以下的個股有54只,這其中幾乎沒有虧錢的新股(剔除北交所)!
從盈利率盤點,在低于10元的個股中,上市漲幅超過100%的有6只,超過200%的有2只。上市首日破發的只有6只,其中5只為北交所上市公司,1只為科創板上市公司。
如果剔除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股,則10元以下的低價股幾乎沒有破發。
具體來說,年內低價新股中,跌幅最大的是12月9日上市的綠亨科技(北交所),上市首日跌幅為10.63%。其余個股上市首日跌幅均未超過4%(如下圖)。
表現比高價股更厲害
對比同期A股的全市場新股,尤其是發行價大于100元的新股。
前述19只百元以上新股中,其中7只上市首日破發。這7只個股上市首日跌幅均超10%。
顯著破發率超過37%!
對比來看, A股中的低價新股,真的是“便宜又大碗”。
北交所“破發率”較高
順著前述盤點,我們可以發現,北交所上市的新股反而破發率較高。
比如,過去一周上市的12只新股中,6只為北交所新股。其中5只上市首日破發。
而且,在這12只個股中,一共也就5只上市首日破發。
換言之,破發新股均來自北交所。
唯一“挺過”上市首日破發噩運的北交所新股是辰光醫療。上市首日,辰光醫療上漲了33.5%。
據悉,辰光醫療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長期致力于高場強和超高場強磁共振產業鏈的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維修的自主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海市小巨人企業。
換言之,北交所不是沒有賺大錢的新股,但你真要懂行??!
未來一周有多只低價新股
根據發行安排,接下來一周,A股有14只新股開啟打新。
從目前已公布的信息來看,接下來一周的新股中,至少有4只新股發行價在10元以下。包括主板上市首創證券,北交所上市的合肥高科、凱華材料、華密新材、瑞奇智造。
從這些公司上市所在地看,有5只新股集中在科創板,北交所5只,創業板3只,上證主板有1只。
新股隸屬行業方面,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最多者,有6只新股。
此外,還涉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資本市場服務、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具體發行情況如下:
通力科技:公司專業從事減速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合肥高科:主營業務為家用電器專用配件及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源杰科技:主營業務為光芯片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
凱華材料:主營業務為電子元器件封裝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首創證券:主營業務為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代銷金融產品;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
華密新材:主營業務為混煉膠、特種橡膠、橡塑密封、減震制品和軍工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雷神科技:主營業務為計算機硬件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杰華特:主營業務為模擬集成電路的研發與銷售。
微導納米:從事先進微、納米級薄膜沉積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瑞奇智造:大型壓力容器、智能集成裝置、油氣鉆采專用設備等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制造,電力專用設備的加工及鋰電、核能工程施工等業務,能夠為核能、新能源、石油化工、環保等領域的客戶提供節能減排、清潔降耗的整體解決方案及綜合服務。
珠城科技:主營業務為子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具備電子連接器精密模具的設計、制造和組裝能力。
山外山:主營業務為血液凈化設備與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連鎖血液透析醫療服務。
川寧生物:主營業務為生物發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螢石網絡:智能家居服務商及物聯網云平臺提供商。